泛舟犀学—如何发展职业教育?

更新时间:2021-06-095次浏览| 信息编号:j228315  
管理信息
 | 投诉

详情介绍
职业教育被认为是最直接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资源,尤其是技能型人才支持,是人口红利的重要贡献因素,也是世界工厂地位确立的重要基础。在我国,泛舟犀学小编认为职业教育仍然是教育系统的一个薄弱环节。无论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较,都有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职业教育区域布局不合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地方职业教育院校分布、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仍按行政区划进行管理,不能适应市场要素自由流动的现实需要,人才培养链无法与产业链实现有效的区域匹配。
其次,需要加强职业教育投入保障力度。其突出表现是:接受职业教育的生均经费比接受普通教育低,满足现代职业教育需要的公共实习基地建设保障不足,具有较高职业教育素养和技术技能的教师数量仍然偏少,职业院校教师待遇保障不足,职业职称发展空间有限。
第三,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尚未形成。在校方方面,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对产业发展、市场需求的深入研究,更多地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来设置专业,不利于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对接。在企业化方面,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多数企业仍把校企合作视为额外负担,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导致最新的行业理念、技术技能、专业知识不能尽早传授给学生。
为适应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职业教育结构,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泛舟犀学小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的定位上,要坚持高考招生制度、学历证书互认制度、学历证书全国联网制度,实现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资源共享、双向认证、纵向流动和学生学习成绩的等级转换。
第二、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建立行业人才数据平台,及时准确发布人才需求预测信息,引导各行业、各职业院校科学设置专业,合理招生规模,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在东部与中西部之间加强供需对接,开展职业教育合作,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第三、提高职业教育的投资效益;制定与普通教育相适应的高职院校生均经费标准,加大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基础能力等专项建设投入。转变“撒胡椒面”的投资方式,明确职业教育重点投资领域,支持职业教育投资与产业布局、结构相适应。
第四、健全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培养人才的方式、培养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实现教育链、人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机结合。探讨了在产权和利益共享的基础上,构建校企合作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重构校企合作办学的利益结构。实行并完善产教融合的企业制度,发展或恢复大企业办职业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就业服务制度,积极吸纳企业参与教育质量评估,完善行业企业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
第五、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强化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就业体系等的衔接。在这些方面中,最重要的是完善劳动力市场等配套制度。
着力推进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在企业化、企业化改革后,发展适合职业教育工作的其他制度,加强协会等组织建设,使校企联合办学成为一种制度,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下,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制定一系列政策,消除社会歧视,提高具有应用技术和技能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严格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使职业教育成为获得体面、技能型岗位所需的职业通道,从而使职业教育的作用得到承认,地位得到提高。
学有所成,载梦驰骋 ▏2021年犀学教育新一批学员圆满毕业:cinic.org./xy/sz/mqzb/1093974.html
联系我的时候请说是在搜即讯信息网上看到的,谢谢。
首发网址:http://bj.sojixun.com/zhiyepeixun/j228315.htm
查看全部北京职业培训信息
发布发布一条信息北京职业培训信息>>